Thursday, February 27, 2014

六十八


老楊是我們銀行裡的首席分析師。

在總經理要做重大決定以前,
老楊一定要給總經理作一個相當徹底的分析。

分析永遠在於這個決定的得和失。

所謂得,當然是可能的得,
所謂失,也當然是可能的失。

老楊在分析的時候,會用很多數學,
可是他在做報告的時候,卻不會強調數學,
而用非常直觀的方法來解釋他的分析。 

為什麼他的分析一直受到重視,
主要的原因在於他的資料非常正確而完整。

如果我們要在某個地點設立分行,
老楊一定會知道這個地區居民的收入、職業等等。

我們有時會奇怪老楊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得到資料,
據他說,他其實是用抽樣調查的方法,
據我所知,他的統計學學得非常好,
這使得他的資料得以非常完整。 

因為老楊常常要收集資料,
他養成了隨時隨地觀察的習慣。

有一次,我們在一家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館喝咖啡,
一個小時下來,他告訴了我這百貨公司情況不妙,
因為提袋率太低了。

果真不久,這家百貨公司傳出了財務危機的消息。

更有一次,我們一齊到國外出公差,他又表演了一手,
他猜那個城市的收入是多少,事後查證,他的確猜得很準。據他說,他是看街上汽車的牌子以後估算出來的。 

老楊一直是一個很快樂的人,這也很自然。

他的工作得心應手,薪水非常高,
他從來沒有感到什麼壓力,因為他僅僅負責分析而已。

最後決策的決定總是別人做的。
何況他的分析向來非常有用。 

前一陣子,老楊忽然顯得有點心情不好。
他過去很喜歡講笑話,現在比較少講了。
有人和他聊天,他也會發呆,好像沒有聽到你在講什麼。

有一天我到他的辦公室去找他,
談完公事以後,忽然發現他的牆上掛了一個鏡框,
框內只有一張白紙,紙上寫了阿拉伯字的六十八,
這個數字代表什麼呢?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 

老楊看出了我的困惑,他立刻叫我不要離開,
他要解釋給我聽是怎麼一回事。

他說前些日子,他到印度去出差。
住在一家旅館裡,他住的房間有落地玻璃窗,
可以看到街景,他注意到對街有一個小乞丐,
來來回回地向行人求乞。

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開始計算平均這個小乞丐在經過多少次求乞以後,
可以得到一次反應,因為絕大多數的路人是不理會他的,
一個小時以後,他得到了答案,
這個小乞丐平均要乞討六十八次以後,才有一次成功。 

老楊得到了這個答案,心中難過至極。

因為他這一下可以完完全全地瞭解做小乞丐的滋味了。

他想,如果我每次求職,要寫六十八封求職信,
才會有一封回應,已經非常沮喪了,
這位小乞丐卻終其一生,都要在街上向人乞討。

老楊想,這種生活,他一天都受不了,
如果要過幾十年如此沒有尊嚴的生活,他是無法想像的。 

老楊當天晚上睡不著覺,
他想起有人用數羊來使自己入眠,因此他就數起羊來,
可是他每次數到六十七,就數不下去了。

六十八忽然變成了一個永遠不能到達的境界。

他從頭再來,依然到不了六十八。

所以老楊在床上醒了好久,才能入睡。

老楊的經驗使他覺得人人都應當在平時就假設自己是一個小乞丐,
因為唯有這樣才能體會到乞丐沒有尊嚴的痛苦。

他的兒子才參加飢餓三十回來。
老楊卻告訴他,他應該虛擬實境,假設自己是一個乞丐。
他的兒子試了一次,
發現做乞丐的痛苦並不在於感到飢餓,
而是感到個人毫無尊嚴可言。 

老楊已經不能去豪華飯店吃飯了。
對於任何奢侈的東西,他都失去了興趣。

他常常去一家專門照顧窮苦老人的單位做義工,
有人曾經看到過他做義工的情形。

有一位同事說他從未看過這種態度的義工,
我問他是怎麼一種態度,他想了半天,
最後結結巴巴地說,老楊不是普通地在做服務而已,
他是在侍奉。

我懂得這是因為老楊知道窮人最需要的不是麵包而已,
而是尊嚴。

老楊當義工時的態度,無非是要使窮人感到尊嚴。

自從老楊開始侍奉窮人以後,
他自掏腰包改善了很多設備。

老人吃飯的碗換成了比較好看的磁碗,
是淡藍色的,茶具也換了。
最使老人感到高興的是新的床單和被套。 


我們通常會說我們應該同情窮人,要對窮人有慈悲心。
老楊顯然在告訴我們,我們該尊敬窮人,
因為他們最缺乏的就是別人對他的尊敬。

這種想法,來自一個數字:六十八。

老楊常常強調數據的重要性,
他是對的,因為這個數字改變了他的一生。 

Tuesday, February 25, 2014

學習障礙:遠離自尊心



人皆有自尊心,每個人都怕弱點為人所知,甚至因而盲視自己的弱點、否認自己的弱點,這是阻斷學習的最大障礙。

遠離自尊心,承認自己的弱點,不怕別人指出自己的弱點,敢於發問,敢於求教,才能啟動學習,成就自我。

有一個主管,每當我找他來談事情時,他總是先問我:何先生,你又要罵我嗎?

許多次我並不是要罵他,我只是要提醒他某些事,但他的話,讓我驚覺到是不是我話講得太直接了,讓他時常感覺到被罵。從此我和他的溝通變麻煩了。

他的自尊心太強了,我需要隨時照顧他的自尊心,因此許多話我不能直接說,這包括他的問題、他的缺點,以及他所主管單位的問題及缺點。有時候甚至連單純的建議,我都不能直接說,因為他會懷疑,他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事?還是對他有所不滿?

為了提醒他、給他建議,我必須拐彎抹角,我非常辛苦,而且沒有效率,他的進步十分緩慢。有了這樣的經驗,我仔細盤點整個團隊,竟然發覺大多數的主管們都有這個問題,只是他們不敢表達他們的不滿。

我面臨一個抉擇,要堅持直截了當、毫不保留的溝通方式,還是要委婉的維護他們的自尊心,讓我的溝通變曲折、變複雜,可能也變得更沒有效率。

我決定不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因為對自尊心之為害,我體驗太深了!我曾經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那時候我非常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好的稱許則心中竊喜,不好的評價則不免挫折沮喪,並嘗試解釋反駁,甚至認為別人在誤解扭曲我。在自尊心的作祟下,我完全無法理解性思考問題的真相,我就像個刺蝟一般,經常陷入誰是誰非的意氣之爭。

也因為自尊心,我經常看不清楚自己,無法面對自己的缺點,而不承認缺點,當然就無法改善缺點了。我花了很長的時間破除自己的自尊心,從此我快速改變、能力提升,並且能理性平和的面對一切。只是這花了我將近二十年的時間。

我不願團隊主管們跟我走一樣的二十年,我要逼迫他們盡快丟掉不必要的自尊心,所以一旦看到任何問題、任何缺點,我絕不隱藏,也不掩飾,而是直截了當說出來;我寧可自己是個粗魯、嚴厲的主管,也不要因為自己的鄉愿、溫情,而讓主管們放慢了他們成長學習的步伐。

天才賈伯斯說,只有頂尖人才,才不需要呵護他們的自尊心;旨哉斯言:沒有自尊心的迷障,才能啟動學習,成就頂尖人才。

1.自尊心之為害,除了盲視自己的缺點之外,最大的問題在於不敢公開向別人請教,不敢發問,以致錯失許多學習的機會。

2.課堂上的不敢開口發問,尤其不可原諒,因為既然在課堂上,聽講者的身分皆為學生,學生因不懂而發問是理所當然的事。敞開心防、放膽提問吧!

Sunday, February 23, 2014

最耐看的名牌


什麼是最好最耐看的名牌呢?

是香奈兒的衣服?皮爾卡登的褲子?Gucci的背心?Hermes的圍斤?還是Fendi的鞋子?
底下提供您一個「不標準的正確答案」。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個老故事,是講到有一次林肯總統面試一位新進的人員,
後來,他並沒有錄取那位應徵者,幕僚問他原因,
豈料他竟然說:「我不喜歡他的長相!」
幕僚非常不服,問道:「難道一個人天生長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錯嗎?」
林肯回答:「一個人四十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
但一個人四十歲以後的臉卻是自己決定的,一個人要為自己四十歲以後的長相負責
任。」

我很讚同林肯答的這句話,它跟古人「相由心生」的論調不謀而合。
人,常會花很多的時間去shopping,花很多的金錢去購買名牌服飾,
但,卻很少人願意花等量的精力去修身養性。
殊不知,「氣質」才是最耐看的”名牌”!

一個人若臉上有氣質,遠比穿上香奈兒的衣服、皮爾卡登的褲子、
Gucci的背心、Hermes的圍斤、Fendi的鞋子…等,更美,更帥,更受人肯定與尊敬。
而想擁有它也很簡單!您甚至不必花一毛錢,只需注意自己的脾氣,端正自己的品格,
淨化自己的思想,充實自己的內在…,則無形之中,您的談吐、態度、舉止…,
全都會披戴上一股清新而脫俗的氣息。

氣質,是最好的名牌!
如果您希望在社會上獲得人們發自內心的敬重,真正的關鍵不在於所穿衣物的價格,
而是在於您整個人所流露出的氣質

Friday, February 21, 2014

計較輸贏 孩子不開心


我希望國中青春期的兒子多運動、打球強身之外,
還能長得高人一等。
在我以身作則帶領下,
起先兒子也能和我渾汗如雨於籃球場上,
但慢慢的卻不想和我到球場打球……

我多次問兒子原因,他那悶葫蘆的個性,就是閉口不談,
臉臭臭的勉強到球場練投幾個球,
就找機會一溜煙地跑到操場看人打棒球去了。
我一直反省如何才能化解親子之間的僵局,
找出癥結所在,幾次問他原因是什麼?
但兒子還是三緘其口,
以冷漠、擺臭臉來表達他不快樂的心聲和無言的抗拒。
後來想通了,兒子也有不想說的自由和理由,
何必苦苦追問。
不問後,兒子倒是相安無事地想去打球,從被動化為主動。
在今天打完球的回家途中,
我們又談起今天球場上的戰況,
我脫口而出說有好幾球兒子太勉強出手,
沒進球又搶不到球,
才是我們這隊輸球的最大原因,真是可惜。
沒想到兒子連珠炮般大聲嚎叫:
「輸球都是我造成,贏球就是你穿針引線最大功臣;
輸只會怪我,那麼在乎輸贏,
才是我最不喜歡跟你打球的原因。」
一語驚醒夢中人,打球本來就是快樂的,
何必斤斤計較成績。

看來大人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
才能化解親子急凍冷淡的關係,
而重拾昔日相處的歡樂氣氛。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讓你成熟的十句話


讓你成熟的十句話
你最喜歡哪一句呢?

《第一句》
管好自己的嘴,講話不要圖一時痛快、信口開河,「良言一句三冬暖,傷人一語六月寒」,說話要用腦子,敏事慎言,話多無益,不揚人惡,自然就能化敵為友。

《第二句》
沒有愛的生活就像一片荒漠,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要「學會愛別人其實就是愛自己」,
讓愛如同午後陽光溫暖每個人的心房。

《第三句》
多去理解尊重別人,常懷寬容感激之心,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海納百川是多麼廣闊,感激你的朋友,是他們給了你幫助;感激你的敵人,是他們讓你變的堅強。

《第四句》
這個世界,有兩件事我們不能不做:一是趕路,二是停下來看看自己是否擁有一份好心態,好心態是一生的好伴侶,讓人愉悅健康。

《第五句》
人情,人情,人之常情,要樂善好施,長於交往,「平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是行不通的,所以,「人的情緒要儲存」,就像銀行存款,存的越多,時間越長,紅利就越大。

《第六句》
遇事不要急躁。不要急於下結論,尤其生氣時不要做決斷,要學會換位思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複雜的事情盡量簡單處理,千萬不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第七句》
學會知足,人生最大的煩惱是從最沒有意義的比較開始,這世界總有不如你的人,也總有比你強的人,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了腳。

《第八句》
如果敵人讓你生氣,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了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不要太在乎別人的咒罵。

《第九句》
別把工作當負擔,與其生氣埋怨,不如積極快樂的去面對,當你把工作當作生活和藝術,你就會享受到工作的樂趣。

《第十句》
人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應該珍惜,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更多的遺憾,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Monday, February 17, 2014

愛你,21克。


「你真的還愛我嗎?」這天,敏柔終於鼓起勇氣,問了這句話。
善衡咬著內唇沒有回答,心裏好不舒服。他從高中時期,已經開始追求敏柔。
只是,那時的敏柔對戀愛冷感,一心只想考好高考,升讀一間名牌大學,多番拒絕了善衡。
可是善衡一直沒有放棄,他告訴過敏柔,只要敏柔需要他,他隨時都在。轉眼間,暑期過後,他們就升大學三年級了。多年來,他一直間接表達自己對敏柔的愛意,以為敏柔已經很清楚自己的心意,所以,當他聽見敏柔還這樣問時,他的心酸了起來。

「為什麼不說話了?安心,告訴我。」敏柔婉約地說,希望鼓勵一下善衡。
善衡心裏很高興,但同時很酸痛。他突然想起,三年多前,他接敏柔回家時,敏柔問過他「為什麼對我那麼好」,那時,她也說過「安心,告訴我」這一句。善衡興奮地向她表白了,可是那晚以後,敏柔冷落了善衡兩個月。

善衡欲言又止,望著敏柔似乎在笑著的雙眼,他腼腆得不懂應對。
敏柔又向他點了點頭,表示支持。

「我可以告訴妳一個故事嗎?」善衡突然轉了話題。
「什麼?」敏柔有點疑惑。看著善衡堅決的眼神,她想了想,還是「嗯」了一聲。
「多謝妳。」善衡接著說;「從前,有一個修讀傳播藝術系的男孩,追求了一個女孩一段很長的時間。就算女孩如何拒絕他,他都沒有放棄。一天,他的真誠終於感動了女孩,女孩便問他:『你愛我有多深?』男孩想也沒想,便說:『我愛妳,淨重21克。』」
這說出這句對白時,善衡用深情的眼神,注視著敏柔的雙眼,
就像直接跟她說一樣。時間與空間就這樣靜止了五秒。
「什麼?21克?」敏柔有點害羞,於是歪歪頭打岔問。
善衡敲了敲她的額頭,說:「別急別急,妳先聽下去吧。」然後善衡繼續說:
「女孩覺得很憤怒。因為她是認真地愛上男孩了,可是男孩這才說其實自己愛她只有21克那麼輕。於是,女孩離開了男孩,拒絕回覆他所有的聯絡,獨個兒到了法國跟親戚生活。」
「男孩去法國了吧?」敏柔問。
「沒有。他們就這樣斷絕了來往。」善衡回答。
「不會吧!然後呢?」敏柔追問。

「然後,女孩在浪漫之鄉談了幾回戀愛,可是,總是找不到被男孩呵護的那份甜蜜,
所以都很快便分手了。五年後,女孩終於回到故鄉。當她回到家時,
她看見家門對外的牆壁上,貼著一張簡陋的電影宣傳海報,電影的名稱是『愛妳,21克。』導演正正就是當年的那個男孩。粉藍的海報上還有一句白色的句子,
寫著『21克,就是靈魂的重量。』女孩看見,便大哭了起來。」

「哦?」敏柔仍然有點迷惑。
善衡沒有直接解釋,繼續說:「這時候,男孩突然穿著西裝從她的背後出現,
遞上一張紙巾,輕輕地擁著她,說:『妳說過想見識這個世界,所以我讓妳走了。
現在,妳回鄉了,應該見識夠了吧?』女孩點點頭,淚水止息不了。
男孩又說:『我依然愛妳,淨重21克。可以給個機會我去完全地愛護妳嗎?』
女孩點頭。男孩將她擁得更緊。」

同樣,說出男孩那句表白的對白時,善衡的眼神亦再次情深起來。
敏柔雖然不太明白,但是臉頰還是紅了。
「我愛妳,21克,即是說......」善衡停了一停,深呼吸了一口氣,
用盡所有勇氣,堅定而誠懇地說:


文/崩井

Saturday, February 15, 2014

握住屬於你的快樂鑰匙


1,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樂,因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
《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先生手裡。》
一位媽媽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叫我很生氣!」
《她把鑰匙交在孩子手中。》
男人可能說:「上司不賞識我,所以我情緒低落。」
《這把快樂鑰匙又被塞在老闆手裡。》
婆婆說:「我的媳婦不孝順,我真命苦!」
年輕人從文具店走出來說:「那位老闆服務態度惡劣,把我氣炸了!」
《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決定,就是讓別人來控制他的心情。》

2,當我們容許別人掌控我們的情緒時,我們便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對現況無能為力抱怨與憤怒或為我們唯一的選擇。
我們開始怪罪他人,並且傳達一個訊息:「我這樣痛苦,
都是你造成的,你要為我的痛苦負責!」
此時我們就把一重大的責任托給週圍的人,即要求他們使我們快樂。
我們似乎承認自己無法掌控自己,只能可憐的任人擺佈。
這樣的人使別人不喜歡接近,甚至望而生畏。
一個聰明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 ,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 ,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 ,他的情緒穩定為自己負責,和他在一起是種享受,而不是壓力 。

※ 你的鑰匙在那裡 ?
※ 在別人手中嗎 ?
※ 快去把它拿回來吧 !

Thursday, February 13, 2014

智者的四句話


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
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
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著望著他說:
「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願望,已經是很難得了。
很多比你年長很多的人,
從他們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給他們多少解釋,
都不可能讓他們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
就只好讓他們那樣好了。」
少年滿懷虔誠地聽著,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著說:「我送給你四句話。」
第一句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
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
少年回答說:
「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
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
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
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點頭!
接著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少年沈思一會兒,
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
理解別人的需求,並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
給予恰當的幫助?」
智者兩眼發光,繼續說道:
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
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
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
第四句話是:「把自己當成自己。」
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著你以後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這句話的含義,我是一時體會不出。
但這四句話之間就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
我用什麼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
少年沈默了很久,然後叩首告別。
後來少年變成了壯年人,又變成了老人。
再後來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後,
人們都還時時提到他的名字。
人們都說他是一位智者,因為他是一個愉快的人,
而且也給每一個見到過他的人帶來了愉快。

Tuesday, February 11, 2014

青春期


青春期是發展關鍵時刻是培養挫折容忍力的好時機
將青春期視為發展孩子潛力的關鍵階段,而非離經叛道的叛逆期
面對與接受青春期孩子的不穩定與變動性。不要光看孩子外在的行為表現,
更要看到不同行為背後的涵義。孩子並非故意與父母作對,有時是想測試父母有多了解他、有多願意接納他、有多麼愛他。這是孩子可愛的地方,只要你心念一轉,
你會發現接受孩子的現況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同時這個階段的孩子可塑性強,
要善用此一關鍵時期。

孩子在嘗試錯誤中學習,培養挫折容忍力及未來面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我的老大在小學中年級一次考試後,帶著沮喪的神情回家,她說這次考試考不好。
我問她:「考得有多差呀?」她說:「只考70多分。我從來沒有考過這麼差。」
看她的心情那麼難過,我臨機一動和她玩起遊戲,我指著天花板下的樑柱,
請她跳起來看能不能摸得到(她當然摸不到),她有氣無力的比個姿勢作勢要摸,
我請她再跳高一點,她有點不情願地,蹲低一點再跳,比前一次高。

我邀她比賽,看誰跳得比較高,這回她不服輸,再蹲低一些,然後使勁往上跳,
又比前次高。我們來回玩了幾次,她的心情也隨著跳的高度增加而漸趨好轉。
之後我們有一段對話:
我問:「你是怎麼愈跳愈高的?」
她說:「一次比一次用力,就愈跳愈高啊。」
我說:「除了用力外,還要做什麼?」
她默不作聲,露出疑惑的眼光看著我說:「還有嗎?」
我說:「有沒有注意到,每一次用力跳之前,你的雙腳會往下蹲,
你蹲得愈低,就跳得愈高。」
她疑惑著說:「是嗎?」
我說:「再試試看,愈蹲愈低,是不是就愈跳愈高。」
她跳了幾次後說:「對ㄟ,真的ㄟ。」臉龐露出一些笑容。
我說:「就把這次考不好當作往下蹲,現在開始為下一次跳得更高做準備好嗎?」
她點點頭回應。

我常拿我自己大學重考三年的經驗,與孩子們分享我的心路歷程。
不少周遭的親朋好友,對我重考三年都覺得不可思議,問我怎麼有勇氣辦到的?
我說我將古諺:「屢戰屢敗」這句話,改成「屢敗屢戰」,就算遇到挫折,
我也不放棄,繼續努力,非考上不可。我在挫折中培養堅忍的性格。讓孩子經歷挫折的考驗,猶如室外的野花野草,經過風吹雨打日曬後,更顯堅韌與豔麗。

逐漸鬆手讓孩子學習獨當一面,直到孩子建立能力後完全放手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你也要學習逐漸放手,放手讓孩子有成長的空間,你不放手,
等於限縮孩子的成長契機。放手讓孩子有機會學習獨立自主,你不放手,孩子會變得更依賴而長不大。父母放手前要先放心,不放心一定有某些擔心或憂慮。

好比完工的建築物要拆除鷹架一樣,鷹架只有在施工過程中,
作為主建物往高樓層蓋的輔助設備,建物完成後鷹架必定拆除,否則你不會看到華麗的外部。你的孩子成長後,你就像鷹架一樣要準備撤場。

Sunday, February 9, 2014

孝敬父母什麼最難?


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兒子房間找報紙,正碰上兒子回來。兒子剛談砸了一樁業務,
心情不太好,見母親在自己床上摸索,便生硬的說:『媽,你沒事在自己房間好好呆著,
別到處亂跑。』

母親解釋說:『我只是找個報紙,順便在你們床上坐一會。』
兒子臉色很臭出門前扔下一句:『吃飽沒事幹。』晚上12點,老母親便從七樓跳下自殺了。於丹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
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

孔子曾經對他的學生們說過,孝敬父母什麼最難,是【色難】,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最難。
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是不足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有人認為,買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順父母。其實,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這是低層面的【孝】;而高層面的【孝】,應該表現為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色難】難在何處?難在很難有一顆恭敬的心,難在沒有一個謙和的態度。
於是《色悅》成了衡量一個人孝心的道德標準。就是說,經常對父母微笑,
經常敬重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每天認認真真看著母親的眼睛,跟母親交談幾分鐘------不嫌棄,不抱怨,
想對母親發脾氣時克制一下,始終和顏悅色對待父母,她們就會生活得開開心心的。
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好臉色不用花錢去買,不用向誰去借,
也不用交學費去學,更不需要什麼力氣。

可現實中不管什麼情況下都能做到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實,每天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關鍵是心懷感恩之情,
多想想長輩們的付出和哺育之恩。

後記:真心愛父母,應該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讓他們感到快樂、幸福。

Friday, February 7, 2014

你只需要換個想法


轉個方向,就會發現陰影的前面,就是光明。
在醫學尚不發達的年代,人們發現,
當一個人大量失血時,若盡快補充血液,
就有可能挽回生命。
但是,其中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血液一旦離開人體,短短幾分鐘內就會開始凝固,
難以輸入另一個人的體內。
對此,專家們絞盡腦汁,想了各種方法。
專家訓練醫護人員,讓他們能以更快的速度,
拿著針筒,抽出捐贈者的血液,再輸入給傷患;
專家讓捐血者與傷患躺在一起,
用橡膠軟管直接連結兩人的血管……
但無論多麼努力,到頭來卻白忙一場,
傷患仍時常因為輸血量不足,白白死亡。
後來,有個人想到:
「既然我們不可能縮短抽血、輸血的速度,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想辦法,讓抽出的血液不要凝結呢?」
他的逆向思考改變了世界,救了千千萬萬人的生命。
這是一則真實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是紐約的醫師理查德‧萊文森,
在一九一五年,成功地以檸檬酸鈉製成抗凝血劑。

除了輸血的故事之外,地球上還有很多人,
利用「逆向思考」改變世界:
有人改良孵化雞蛋的設備,發明了嬰兒保溫箱;
有人在非洲地區廣發蚊帳,價格便宜,
卻能有效解決瘧疾的傳播,減少殺蟲劑的汙染;
有人用水能聚光的原理,做出「水燈」,
只要在天花板上挖個洞,安裝上去即可,
就算沒有電力的地區也能使用……
換個想法,結果大不同。
這個道理不僅適用於各種創新發明,
更能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並讓我們獲得實質的好處──
愉快的心情。
有一次,一個朋友向我抱怨,說某某人「很不夠意思」。
她說,那人跟她的交情如同姊妹,
但她生了小孩、坐月子,她卻都沒有前來探視。
「換個角度想,她倒是很體貼妳呢!」我說。
「怎麼說?」
「妳想想看,剛生完孩子,又虛又累,
還要忙著摸索如何照料新生兒……
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了,
哪有精神去招呼來探視的朋友呢?
妳那朋友應該也是媽媽吧?
我想她是為妳著想,所以不想在妳最辛苦的時候來打擾妳。」
「妳這麼說也很有道理。」朋友這才轉憂為喜。
「換個角度思考」,
不僅能換得好心情,還能讓你「化危機為轉機」。
我有一個朋友幾年前進入一家生技公司擔任業務,
才上班幾天,主管便特別指名,
要他負責推廣公司最滯銷的產品。
其他同事紛紛為他抱屈,認為主管在刁難他。
但他卻樂觀地說:「就算主管在刁難我,
但他也在幫助我啊!
想想看,如果我連公司最滯銷的產品都能賣出好成績,
要我賣其他的商品,不是更輕而易舉嗎?」
他真是說到做到,花了很多時間、精神,
分析產品的優勢和可能的通路,
累積了很多寶貴的銷售經驗。
不但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一年後還成為公司業績最好的業務員。
「換個角度思考」,不是要我們當個自己騙自己的阿Q,
而是提醒我們:因為有光明,才可能產生陰影。
我們可以選擇躲在陰影的那一面,自怨自艾,
卻也能選擇迎向光明的那一面,
以更積極的想法,逆轉自己的人生!
~心靈小語~
遇到事情,不妨試著「換個想法」。
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是讓我們保持好心情,
第二是讓我們即使處於逆境,也有機會「化危機為轉機」。
不要只看到陰影──只要轉個方向,
你我就會發現陰影的前面,就是光明。

Wednesday, February 5, 2014

讓「做不到」變得「做得到」


世界上的確有很多好機會,
卻不會有替我們量身訂做的好機會。
有一個年輕人愛上農場主人的女兒,想娶她為妻。
他向農場主人提親,那農場主人卻說:
「凡是想娶我女兒的人,必須完成一項挑戰:
他得制伏一頭公牛,並徒手抓住牠的尾巴。」
年輕人沒有把握,卻只能硬著頭皮答應。
「你共有三次機會。」
農場主人說完,便打開牛欄柵門,
只見一隻渾身肌肉,鼻孔裡噴著熱氣的巨大公牛,
毫不猶豫地朝年輕人衝去。
年輕人知道和這頭公牛對決絕無勝算,
便閃過公牛的攻擊,躲在一旁。
農場主人二度打開牛欄柵門,
這次奔出的公牛雖然體形稍小,但卻有一對又尖又利的牛角。
年輕人認為還是太危險,不如看看下次機會如何,
因此也沒有和公牛奮戰。
農場主人三度打開牛欄柵門,年輕人看到這次的公牛,
心裡高興得不得了,因為牠又瘦又小,
脾氣似乎也十分溫和,不跑不跳,
而是緩緩地踱步到年輕人身邊。
年輕人心想:這太簡單了!
這次絕對勝券在握了!
於是立即欣喜地來到公牛身後,打算拉住牠的尾巴……
只是,年輕人突然變了臉色──這頭公牛,居然沒有尾巴。
凡事都應該做好準備,但是,
如果你「永遠做不完準備」,卻也注定無法成功。
因為──機會稍縱即逝。
有一個朋友是個雕塑家,作品很傑出,
卻始終無法大展宏圖。
有人邀請他做雕塑,金額太少,
他覺得有辱自己藝術家的身分;
金額太高,他覺得對方滿身銅臭味,不屑與之為伍。
有人邀請他舉辦講座,他謙稱自己工夫不到家,
因此敬謝不敏;有人希望他到學校教書,
他說自己的專業在雕塑,不在傳道授業,以此為由婉拒。
他的確是個謙虛的人,但太過謙虛,
反而讓他變得裹足不前,因此失去了一個個機會。
如果能夠安貧樂道,倒也是自己的選擇,
偏偏他又喜歡抱怨自己抑鬱不得志,
痛苦也油然而生,實在很矛盾。
我想,我們都該了解的是:
世界上的確有很多好機會,
卻不會有替我們量身訂做的好機會。
通常,那些我們遇到的機會,多半不是完美的──
但它的「不完美」,卻可能成為磨練自我的機會,
成為一把鑰匙,替我們的將來開啟更多可能。
另一個朋友是個很有名的活動主持人,
常主持產品發表會、企業尾牙,在業界小有名氣。
有一次我和她聊天,
好奇她究竟是在什麼機緣下進入這個領域。
她和我分享自己的故事,相當具有啟發性:
多年前,她只是一個「小模」,一直紅不起來,
有時好幾個月才能接到工作,一度三餐不繼。
有一次,有人邀請她擔任資訊展覽的主持人,
但她從小到大最不擅長的,就是在眾人面前講話。
她認為自己無法勝任,但為了收入,只好硬著頭皮接受。
故事說到這裡,我打斷她:
「但是妳卻表現得非常傑出,從此成為主持人了嗎?」
她笑了:「正好相反,我的表現糟透了。」
她說,第一次當主持人,站到台上雙腿發軟,
講話顛三倒四不說,最糟的是,她居然還犯了業界大忌,
說錯了那家資訊公司的名字,客戶當然十分不悅。
這個教訓雖然慘痛,卻也帶給她莫大的收穫──
她藉此發覺了自己的缺點。
知道自己首先要克服容易緊張的毛病,
第二要加強練習自己的口條。
個性好強的她,
更發誓自己一定要「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往後若有人請她主持活動,
無論金額多寡,她通通答應,
把每一次活動當作學習的機會。
「第一次主持,我給自己打十分;
第二次主持,我給自己打二十分……
進步幅度雖然小,但我卻一次比一次更進步,
終於能給自己打一百分。」
面對挑戰,我們都會覺得自己「做不到」,
但別輕易向恐懼低頭,不要放過每個機會,
那些「做不到」的事,有一天也會變得「做得到」。
~心靈小語~
不要老是對自己說「我做不到」,要對自己說「我試試看」。
不要輕易放過每個機會──
即使做不好,至少也學到了教訓、累積了經驗。
假以時日,「做不好」的事情也能「做得好」;
「做不到」的事情也能「做得到」。

Monday, February 3, 2014

一面鏡子


一個年輕人正值人生巔峰時卻被查出患了白血病,
無邊無際的絕望一下子籠罩了他的心,
他覺得生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拒絕接受任何治療。
一個深秋的午後,他從醫院裡逃出來,
漫無目的地在街上游盪著。
忽然,一陣略帶嘶啞又異常豪邁的樂曲吸引了他。
不遠處,
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著一件磨得發亮的樂器,
向著寥落的人群流動情地彈奏著。
還有一點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懷中掛著一面鏡子!
年輕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彈奏完畢時問道:
“對不起,打擾了,
請問這鏡子是你的嗎?”
“是的,我的樂器和鏡子是我的兩件寶貝!
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我常常靠這個自娛自樂,
可以感到生活是多麼的美好……”
“可這面鏡子對你有什麼意義呢?”他迫不及待地問。
盲人微微一笑,說:
“我希望有一天出現奇蹟,
並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這面鏡子看見自己的臉,
因此不管到哪兒,不管什麼時候我都帶著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
一個盲人尚且如此熱愛生活,
而我……他突然徹悟了,又坦然地回到醫院接受治療,
儘管每次化療他都會感受到死去活來的痛楚,
但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逃跑過。
他堅強地忍受痛苦的治療過程,
終於出現了奇蹟,他恢復了健康。
從此,他也擁有了人生彌足珍貴的兩件寶貝:
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命運的人,
一定要有樂觀和堅強的特質,
因為樂觀和堅強是掌管人生航向的舵手,
是把握命運之船的動力槳。

Saturday, February 1, 2014

「傾聽」的溫柔實踐


多年前,我曾不小心誤買了張昂貴的印花桌巾,正自懊惱間,
母親北上時還屢屢火上加油:「這就是那條貴森森的桌巾?恁北部人是安怎!搶人啊!」
為了化解尷尬,我百般設法找出桌巾的好處以掩飾。先說它曾做過防靜電處理,
「防靜電有啥物路用?」我瞠目結舌;只好接著強調水滴在上頭不會散開,
「隔壁金水嬸厝內有一條塑膠的,才兩百元,也不會散去。」我無計可施,做最後的掙扎,辯稱:「你看鋪上桌巾不是漂亮多了嗎?」「我看也差不多,普普。」母親步步進逼,
我節節敗退。幾個月後,我老羞成怒:「以後就請您別再提啦!我買貴了東西已經夠懊惱了,您還每次來、每次說,到底要我怎樣!」一向好強的母親,忽然放下碗,
囁嚅回說:「毋是啦!我最近手常常發抖,夾菜的時陣,驚無小心落下去,去滴著汝這麼貴的桌巾就壞了!」我永遠記得當時母親說話時窘迫的臉和我聞言後的情緒潰堤。

好強的母親,不慣示弱,她不逕自說明可能弄髒昂貴桌巾的憂心,反用強悍的批評來譏嘲。而身為女兒的我,竟沒能及時識透老人家的再三批評,其實是聲聲焦慮的衰之昭告,
寧非大不孝!人際溝通中,傾聽的重要是現代人都知道的。而問題常常不在於「聽了沒」,而在於「聽懂了沒」。

這個有關「傾聽」的親身經歷,讓我感慨良多且深自惕勵。這些年,我有許多機緣和聽眾切磋親子相互對待之道,發現聽講者多著意於爬梳跟兒女的互動,卻鮮少有人來切磋和老父母的相處,這其實是頗值得警惕的現象。老人時代施施然不請自來,未來世代的主人翁在不婚和頂客族日多的少子化潮流下,未必得和兒女直面相照,卻大多必須有和多位老人家長相廝守的心理準備。但從眼下的家庭與社會氛圍看來,這恐怕將成為中壯年人口最為嚴峻的考驗。

語言的弦外之音,是一門艱深的學問,更是溫柔體貼的具體實踐。得先聽出正確的語意,才能做出適當的回應。傾聽不僅需要耳目並用,還得用心琢磨。年輕時越能幹的老人,越無法接受體衰、身弱的事實。曾經呼風喚雨、領著子女面對生活裡風雨侵襲的長輩;年歲大了,雖然手抖了、腳顫了,但要她在言語上主動向兒女繳械服輸可是萬般艱難的課題。

基本上,台灣整個社會雖對老人生理處境多所同情,但對心理的理解卻還甚為表淺,更缺乏對這議題的學習動機與熱情;而當「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的新生活目標,逐漸成為老人無力追隨之痛時,沮喪會逐漸轉成巨大的失落;當衰老病痛來勢洶洶,必須仰賴兒女扶持,而長期累積的尊嚴與權威,又無法隨勢自解。這時,我們將看到一位彆扭、不講理卻又無法自理的老人,像孩子般耍脾氣或生悶氣;而我們往往只將這種現象簡化為:「人老了,就是這樣,越來越古怪,越來越不講理。」然後,置之不理。

老人不是頑固,是因為歷經滄桑,一時無能示弱;老人不是不講理,是因為思路日益糾纏、常有理說不清;老人不是躲懶不肯去運動健身,而是生理逐漸頹敗,已無力掌控屬於自己的臭皮囊。這時,我們多麼期待可塑性較強的年輕人能多多用「心」傾聽,並以溫柔對待。

聯合報╱廖玉蕙